7月22日,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一行在省政府副秘書長田恃瑋陪同下來我市,就糧食倉儲、生產和加工情況進行調研。綏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晶川,綏化市委常委、肇東市委書記李元學,綏化市委常委、副市長李福君接待了馬建堂一行并陪同調研。
馬建堂一行先后深入到成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中央儲備糧肇東直屬庫、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里木店鎮永豐村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實地調研。在成福集團,馬建堂詳細了解企業市場銷售和糧食收儲加工情況,并鼓勵企業抓住機遇,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玉米收購,在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同時增加企業效益。在中央儲備糧肇東直屬庫,馬建堂認真聽取了糧庫糧食儲備和收儲情況,并希望糧庫有效調節收儲和銷售,保護市場穩定同時增加農民收益。
隨后,馬建堂一行來到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和里木店鎮永豐村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聽取企業關于糧食轉化加工和酒精生產銷售情況介紹,了解合作社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及村集體和合作社帶動當地農業結構調整等情況,并與市鄉村干部進行座談。在糧食種植、結構調整等方面進行交流。
調研中,張晶川向馬建堂一行介紹了綏化市農業發展和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張晶川說,目前我市正在探索發展以村為基本單元的復合型經營主體,主要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黑龍江的兩次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書記王憲魁對綏化提出的要求,面向市場新特征,應對政策新變化,順應農民新需求,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調研中,李元學向馬建堂一行匯報了我市農業結構調整及糧食收儲、生產和加工情況。年初以來,我市把結構調整作為全面振興的著力點,圍繞“一區三城一化”建設,進一步推動三產融合發展。我市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突出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探索農業經營方式,確立主攻方向,實施重點突破,率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我市在轉方式、調結構上更加注重市場需求,充分發揮村集體組織優勢和要素整合優勢,探索發展以村為基本單元的復合型經營主體,使農民在糧食種植、加工、銷售中獲得全產業鏈的收益。
馬建堂對綏化及我市在農業結構調整和糧食生產、加工和流通上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并希望綏化及我市繼續探索農業結構調整新路徑,在糧食加工、生產和收儲方面不斷總結成功經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種植戶增收作出貢獻。
呂鑫、王久森等陪同調研。